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月, 2018的文章

[心得] 我的第一場UX演講

演講主題: 罹癌後, 我更了解UX -  十公分的腫瘤、九頂假髮、一段癌友使用者之旅 時間:2018/02/08 19:30 地點:松菸園區2F創意劇場 講師:謝采倪 Ani Hsieh 什麼是UX? UX,全名是 User experience,中文就是使用者經驗。 網路上很多人會說UX就是在指「東西好不好用」,但其實這種說法有點抽象。而Ani的說法是 幫助使用者快速且準確地完成他的目的所作的相關決策就是UX 。我覺得是當使用者要瀏覽網頁時,要怎麼讓使用者在操作上可以快速地找到他想要的功能、準確地完成他瀏覽網頁的目的,這就是UX需要作的相關決策。或者是說,在開發一個可以讓使用者買單的產品/服務前,所作的行銷評估(主要是賣給誰?)、通路評估、產品競爭力分析等等,都是屬於UX的範疇之內。 UI 設計師 v.s. UX 設計師 UI 設計師主要負責的是「眼睛看的到的設計」。 當UI設計師收到WireFrame(有文案、功能規劃)後要進行排版並定義視覺(顏色、大小、對齊),經過確認後最後要切圖、命名後交給工程師。 UX設計師主要負責的是「產品用起來的感覺」。 Ani說UX 設計師主要是要 幫團隊統合及平衡商業需求及用戶需求 。這個說法是我之前沒有聽過的說法,我以前一直以為UX就是以使用者為出發點去規劃設計就好,沒有考慮到其實在開發上也有商業的需求,所以當Ani拋出這個論點時,我才發現,原來除了要顧慮到使用者需求之外,商業需求也是UX需要納入考量的。 UX 設計師一開始需要進行訪談,了解商業考量及用戶需求後,取的交集並整理成文件(Wireframe),讓UI設計師將之視覺化。之後要進行產品後續測試優化,讓產品可以越來越好用。 UX設計師需要具備什麼樣的人格特質? ● 要能接受失敗     其實在產品未接受使用者測試前,對於使用者行為模式的揣測都是來自於開發者的美好想像,所以當設計被使用者驗證的時候,必然會有許多地方跟原本開發者的想像不一樣,導致產品需要不斷的修正。而UX就是必須經過不斷的改善、調整,讓產品/服務可以越來越接近使用者想要的目標。 ● 同理心的人(感性、理性並重)     在產品/服務的規劃上,一方面要貼近使用者需求、了解使用者的想法(感性),另一方面又要合乎邏輯、在商業目標與使用者需求取得平衡(理性),